Hi,我是桑尼。如果你最近发抖音,感觉流量越来越“慢热”,别急,不是你内容不行,是算法真的变了!
2025年,抖音罕见公开了一份长达1.2万字的推荐系统说明书,一下揭示了它藏了9年的底层逻辑。
这不只是一次技术更新,更是内容生态的重构。
今天我就帮你拆解这次算法变革的5大核心逻辑,以及普通创作者如何应对。写给每一个还在创作路上摸索的人。
图片
图片
图片
标签时代过去了,
现在是“行为网络”决定你火不火
以前的抖音,靠标签分发。你做英语内容,平台就会推给“学英语”的人群。但现在,标签已不重要。
平台更看的是:谁跟谁行为相似,就互相推荐内容。
比如你的视频被一类人点赞、重复观看,系统就默认这类人“有共同兴趣”,再把你内容推给类似行为的人。
创作者怎么做?
不要过分追求关键词或标签堆砌
更重要的是做好内容的“行为触发设计”:例如设置“停留点”“悬念钩子”“金句收藏”,引导用户重复观看、收藏再看,才是现在的重点!
图片
图片
流量机制彻底变了:
从“3小时爆”变成“7天深推”
这几年,很多人习惯了内容发出去 3小时内决定生死——爆不爆,全看首小时。
现在,推流周期变成了7天,平台会在一周内慢慢试探你的内容潜力。
为什么?因为抖音不想再让内容“昙花一现”,而是希望看到能沉淀的好内容。
创作者怎么做?
内容不能太“一次性”:要有留存、收藏、转发价值
可以尝试做“有复看价值”的中长内容(5-10分钟)
视频发出72小时内,继续做引流和评论互动,别就放着不管!
图片
图片
图片
行为权重调整:
点赞不值钱了,收藏才是王道
2025年的算法明确了行为权重排序:
👉 新增关注 > 收藏 > 重复观看 > 评论 > 点赞 > 播放
也就是说,如果你的视频让人“点赞但不会回看”,那意义不大;但能让人收藏、反复打开看的视频,平台就会判定你内容有“长期价值”。
创作者怎么做?
文案别再只是“点个赞”,而是:“收藏一下,回头慢慢看”、“发给朋友一起做/学/看”
多做有笔记价值的内容,比如“3步法”“清单类”“对比总结类”
图片
图片
图片
公平来了:小号再也不会被大号碾压
这次还有一个核心变化:流量赛马机制升级了!
平台不再把所有人放在同一个池子“拼命抢热度”,而是同量级账号之间比数据。
比如5千粉的账号,不再跟百万粉账号一起竞争,而是跟相近粉丝量的账号对比播放、互动、转化表现。
这极大提升了普通创作者的机会。
创作者怎么做?
刚起号的新账号,也要重视“首发质量”
不要盲目模仿大号的节奏
运营好你的粉丝群体,让第一波熟人互动带起热度
图片
图片
靠套路不如靠深度:
现在是“优中选优”的时代
过去靠“蹭热点+模板复制”搞流量的做法,现在基本凉了。
2025年起,平台特别打击这几类内容:
AI换脸 + 同质化剪辑
情绪化“毒鸡汤”
煽情的“热词堆砌”
反而鼓励以下类型内容:
深度知识类、非遗/三农类记录内容
跨界组合创新内容
高评论质量、沉浸式互动内容
创作者怎么做?
认真打磨内容质量,不是模仿,而是原创+深度。
评论区要运营,不是放着不管,而是引导讨论、亲自答疑
建立内容“知识资产库”,提前过滤高风险表达和违规关键词
图片
图片
图片
想要长效增长,请你这样开始做:
✅ 内容创作者的实操建议:
1. 重设计行为动机
引导收藏 > 引导点赞
留出反复观看价值
2. 优化首发互动
建立粉丝群/微信圈
发布后1小时内鼓励讨论、转发
3. 内容层次升级
从“看得懂”到“想保存”
从“蹭热点”到“解难题”
4. 避开高危区
不蹭政治热点、不用AI换脸、不搬运影视内容
提前预审文案、配音、字幕内容
5. 建立你的“复看型选题库”
“1张图看懂”“3个步骤搞定”“5个常见误区”等都非常吃香图片
2025年的抖音,算法更公平了,但也更“挑内容”了。平台不再奖励投机,而是在寻找那些真正能提供价值的内容人。
这一次变革,对新手来说不是坏消息,反而是最好的时代——
你不再需要押注一个爆款,而是可以用内容长期积累影响力,用收藏、复访和沉淀做自己的小系统。
你要记住,流量变了,核心没有变:
真正长期吃香的,一定是——真实、有料、被需要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